上小學一年級那年,我們村突然來了很多解放軍。后來才知道是廣州軍區(qū)后勤部要在我村建一個造紙廠(當時定名為廣州軍區(qū)“五七”造紙廠,后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9764工廠,軍工企業(yè)改制后移交地方,即現(xiàn)在的沅江市金太陽紙業(yè)公司)。有一天,一個解放軍軍官(上衣有四個口袋),神秘地告訴我:“小鬼,今晚紙廠有戲看……”在山區(qū)長大從未看過戲的我欣喜若狂。下午一放學,家也沒回晚飯也沒吃,就背著書包直奔工地,用書包象征性地“占”了一個座位。在那個“八億人民八臺戲”的“文革”年代,山區(qū)人能夠免費地看上一場露天的人戲已經(jīng)是非常的奢望了??磻虻挠薪夥跑姽俦?,有公社、大隊領導,有下放紙廠改造的干部、知識分子,更多的是附近的公社社員,人山人海,好壯觀。
戲臺上的幕布終于拉開了,一隊頭頂紅五星、領掛紅領章身著綠軍裝的解放軍在鑼鼓和樂聲中打著紅旗挎槍出場了,原來是當時非常流行的革命現(xiàn)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我人生中第一次被劇中偵察英雄楊子榮機智勇敢的光輝形象深深吸引。由于寒冷和饑餓,我漸漸地睡過去了。醒來時我已經(jīng)躺在一個解放軍的懷里,很湊巧,用軍大衣裹著我睡覺的那個解放軍正是那個告訴我有戲看的軍官。當父母焦急地找到我時感動得熱淚盈眶。從那時起,解放軍就成了我心中最崇拜的英雄和偶像。為了加快工程進度,不斷有文工團來慰問演出:《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紅燈記》、《沙家濱》……由于看多了,至今我都還記得很多臺詞,也能唱上幾段。也是從那時起,我立志長大后要當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但是,最終未能如愿,當上了一名人民警察。從警后,我開始留意收藏“樣板戲”劇本和劇照。每當工作之余,就翻翻這些劇本,回憶已被塵封了多年的楊子榮、嚴偉才、洪常青、李玉和、郭建光等英雄人物,更思戀那位用軍大衣抱我睡覺的解放軍軍官。其間,我忘記了一切煩惱,增添了無限的童趣和戰(zhàn)勝困難的力量。
我永遠懷念那些英雄人物。
來源:沅江市交警大隊
作者:曾鳴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