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沅江市委、市政府依法整治白沙大橋兩側砂石堆場

編輯:redcloud 2017-03-28 08:50:38

為切實保護洞庭湖生態(tài)環(huán)境,確保我市城區(qū)居民飲水、行洪、交通、堤防、橋梁安全,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沅江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白沙大橋兩側砂石堆場進行專項整治。

一、整治原則

堅持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著力抓好白沙大橋兩側砂石堆場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政府牽頭、責任分解、部門聯(lián)動、強制拆除、恢復原狀”的原則,堅決有效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切實維護我市良好水事秩序。

二、整治范圍

1.白沙大橋兩側統(tǒng)計的9處砂石堆場(含混凝土攪拌站):太白砂場、偉業(yè)砂場、紅旗砂場、國盛砂場、建設攪拌場、志盛砂場、金泰砂場、林海砂場、友好砂場。

2.石磯湖大堤一線12處砂石堆場。

三、執(zhí)法依據(jù)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六條 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的,沒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超過批準的數(shù)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二十條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圍為兩岸堤防之間的水域、沙洲、灘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區(qū),兩岸堤防及護堤地。

第二十五條 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必須報經河道主管機關批準;涉及其他部門的,由河道主管機關會同有關部門批準:

(三)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筑設施。

第三十六條 對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阻水障礙物,按照“誰設障,誰清除”的原則,由河道主管機關提出清障計劃和實施方案,由防汛指揮部責令設障者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揮部組織強行清除,并由設障者負擔全部清障費用。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guī)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河道主管機關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外,可以并處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對有關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未經批準在河道灘地存放物料、修建廠房或者其他建筑設施,以及開采地下資源或者進行考古發(fā)掘的。

3.《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第十六條 禁止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挖溝引水、打場曬糧、種植作物、放養(yǎng)牲畜、采石、取土、采空作業(yè)、焚燒物品、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或者進行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和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禁止利用公路橋梁(含橋下空間)、公路隧道、涵洞堆放物品,搭建設施以及鋪設高壓電線和輸送易燃、易爆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氣體、液體的管道。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路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拆除,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公路管理機構拆除,有關費用由違法行為人承擔:

(一)在公路建筑控制區(qū)內修建、擴建建筑物、地面構筑物或者未經許可埋設管道、電纜等設施的。

四、整治時限

1.宣傳發(fā)動階段

領導小組召開專項整治行動專題會議,部署工作任務和要求。宣傳部門利用廣播電視、網(wǎng)絡、手機報等多種方式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宣傳發(fā)動工作。

2.調查核實階段

3月23日—3月29日。由市監(jiān)察局牽頭,組織國土、水務、交通、公路、環(huán)保、海事、城管、公安、住建、國稅、地稅等部門成立聯(lián)合調查組開展聯(lián)合調查,在事實調查清楚后,由各行政執(zhí)法機關分別依法作出行政執(zhí)法文書,責令各砂場停止違法行為。

3.自行拆除階段

3月29日—4月14日。責任部門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督促業(yè)主自行整改,主動清除砂堆,拆除建筑物、構筑物及附屬設施。

4.強制執(zhí)行階段

4月14日—4月27日。責任部門組織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強制拆除或代履行,恢復堤防原貌。

五、責任追究

對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依規(guī)進行責任追究:

1.不履行或者怠于履行聯(lián)合執(zhí)法工作職責的;

2.違反執(zhí)法工作紀律的;

3.作出的行政處理決定違法或者明顯不當?shù)模?/p>

4.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等行為的。

對不聽勸阻,妨礙、阻止執(zhí)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據(jù)《治安管理處罰法》進行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redcloud

閱讀下一篇

返回紅網(wǎng)首頁 返回沅江新聞網(wǎng)首頁